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中医保健

【关注健康】脑卒中的防治

2020-09-10 12:01:1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9127

       目前,我国的脑卒中形势十分严峻,脑卒中已经超过心血管疾病和肿瘤,成为我国的第一位致死性疾病,严重影响我国公民健康,给患者个人、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我国每5位因病死亡的人中,就有1位死于脑卒中。更加严重的是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仍持续上升,且年轻化趋势明显。脑卒中后存活病人中有70%留有不同程度的终身残疾。然而,不幸中的万幸是脑卒中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

      脑卒中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俗称「中风」。大脑,就像身体的其它部分一样,需要从血液中获取氧气。大脑血液供应中断,脑细胞缺氧。随之而来的各种临床症状就叫卒中。大脑控制着整个身体,所以卒中的症状遍布全身。具体出现什么症状,取决于脑组织受损的部位。有时卒中症状可能难以察觉,但更多情况下,卒中症状严重导致残疾。

      该疾病多发于45岁以上,男性较女性多,严重者可引起死亡,一旦发病,须争分夺秒,“黄金时间4.5小时”,延误时间越长,致残率、致死率越高!

      大多数脑卒中在发作之前都有一些预警信号,这些信号在几分钟或几秒钟内可以缓解,但往往被人们忽略或者有人抱有侥幸心理感觉会挺过去。提醒大家,如果有下列情况,要提高警惕

1、发生卒中征兆,要迅速拨打120,送往最近的绿色通道医院,牢记“时间就是生命”。简单描述患者情况和病情,准确描述地点,让急救医生做好抢救准备,最快到达急救地点。

2、第一时间发现卒中,第一时进行处理。务必保持呼吸通畅。如果有呕吐,要侧卧把头偏向一边,将患者上衣扣子解开,同时清除口腔内的异物,如假牙、呕吐物等。如果患者鼾声如雷,说明存在呼吸不畅,要侧卧或者把脖子垫高,头向后仰。

       虽然脑卒中的发病诱因很多,但除了不可控的年龄因素外,其他都是可以通过控制来降低风险的。即便您以前患过卒中,仍然可以通过一步步的努力,降低未来再次发生卒中的风险。 预防脑卒中牢记这4点!

①远离“三高”

      在暗藏杀机的危险因素中,首当其冲的就是“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糖尿病)。收缩压每升高10mmHg,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就会增加30%。糖尿病和高胆固醇血症同样可显著增加缺血性卒中及颅内出血的风险。

健康生活方式是防治“三高”第一步,应贯穿每个人的一生。早期或轻度“三高”患者,可首先采用改变生活方式治疗,戒烟、控制饮食、增加活动、减轻体重,效果仍不佳者,应采用长期药物治疗。

②戒烟戒酒

吸烟和饮酒是脑血管病的第二类重要危险因素。吸烟可使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增加90%,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风险增加近2倍。吸烟者应戒烟,不吸烟者也应避免被动吸烟。至于饮酒,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适度饮酒可以养护血管,特别是红酒,少酌有益健康。然而,目前还没有充分证据表明少量饮酒可以预防脑血管病。饮酒者应尽可能少饮酒或不饮酒,没有饮酒习惯者更不要为了预防脑血管病而饮酒。

③减重+多动

缺乏体育锻炼及超重是脑血管疾病的第三类重要危险因素。专家建议:增加规律的日常身体活动,无论是与工作相关的还是休闲娱乐的身体活动,都可以降低脑血管病风险。身体活动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等40多种慢性病都有益,其防治效果甚至可能优于药物疗效。健康成人每周应至少有3-4次、每次至少持续40分钟的中等或以上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控制饮食,做到少吃盐(每天不超过6g)、多吃鱼、蔬菜水果,增加食用全谷、豆类、薯类和低脂奶制品,丰富膳食种类,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摄入合理能量,保证规律的饮食。

④控制情绪、避免激动

激动的情绪,如观看体育赛事时的激动狂喜、在菜市场面红耳赤的讨价还价等,都有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因此,不管是令人兴奋的顺境,还是令人气愤的逆境,我们都应该控制好情绪,不要激动,避免不必要的后果。


联系我们

站前街南首79号(第二职业技术学院北邻)

0635- 8423045

0635- 8424796

官网直达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