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中医保健

中医的魅力----医生手记

2018-10-10 11:49:0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8513

       我本是西医大夫,行医快20年时,渐渐感觉我的治疗方式多年来处于简单的重复。门诊上,一些看似简单的常见病,如慢性扁桃体炎、慢性咽炎、慢性腹泻、顽固性失眠等,有多种西药和中成药可选择,但治疗效果却令人失望。有些患者主诉的自汗、盗汗、口烦渴多饮而尿少等症状,我采用原来的思路对付它们,更是束手无策。

       面对病人的迷惑,我开始变得沮丧。在茫然和沮丧中,我自己生病了。

       那是2012元旦前三天,我下午休班,忙了半天家务,晚饭时,突然发觉低头弯腰颈背肌肉紧缩难伸展,夜间躺卧翻身有些疼痛。第二天,我在家附近的按摩店里做了一次颈背部推拿,当时似有好转,可是夜间项背肌肉紧张疼痛进一步加重,不能自己翻身。第三天上班时全身不适、无精打采,下午快下班时,仍不见有自愈迹象。想到夜间所受的折磨,我有些害怕,西医治疗这样的肌肉紧张疼痛,无非是激素和解热阵痛药。

       于是,我求助中医。

       我找到医院康复科韩晓辉副主任,叙述了我的病情,他切脉观舌后,说了一句:“你这是葛根汤证”。开了包括葛根、桂枝、白芍、麻黄等在内的处方2剂,安排我用水煎服。我交钱拿药,两剂药不足9元。回家后,凉水500毫升泡药,吃完饭开始煎药,煎出300毫升,一气饮下。吃药后半小时,也没感觉出汗,项背拘急沉僵感已不知不觉消失了,我故意做弯腰低头动作,也很灵活。躺下后一宿安然无恙。第二天,全身轻松,精气神十足。

        难道这就是中医所说的“覆杯而愈”的神效吗?

        我倍感惊奇与欣喜!我想,我是不是该学习中医?尽管我已经45岁,但经过思考,我决定学习中医,不能再这样得过且过!

       2012年元旦,我静下心来踏上了学习中医的路程。从此,与中医有关的一切书籍,都是我阅读的对象。读书学习成为我生活的主要内容。现在回想起来,虽然读的书有些博而不精,走了不少的弯路,但最终我还是回归到阅读中医经典、使用经方的大道上来。31岁的患者姚女士因吃剩蛋糕而腹泻就诊,询问病史和把脉后,患者又称自己打嗝有臭味,这句话提醒了我,这是生姜泻心汤证,《伤寒论》157条是这样写的:“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于是,我开了生姜、姜半夏、黄岑、黄连等药物,告知患者如无效,明天上午再来。第二天,患者没来,我电话随访,患者欣喜地告诉我“全好了”,我也很为她高兴。

        越使用,我越感觉到中医的神奇。

        感谢中医,感谢在中医路上的老师和同仁给予我无私的帮助,感谢患者给予我的信任,我深知自己仅仅学了中医这座宝库中的一点皮毛,登堂而未入室,可中医馈赠我的是那么丰盛,让我站在另一个高度看待一切人事纷纭而从容坦然。我的临床思维在慢慢发生改变,我的中医处方有效率在稳步提高。我更加自信了。

         中医真美!----内一科主治医师 张文梅                    



联系我们

站前街南首79号(第二职业技术学院北邻)

0635- 8423045

0635- 8424796

官网直达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