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中医保健

"冬病夏治"都在贴,可你知道它是怎么回事吗?

2018-07-02 08:54:2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9416

2018年的三伏


 头 伏:2018年7月17日-2018年7月26日

中 伏:2018年7月27日—2018年8月5日

 闰中伏:2018年8月06日—2018年8月15日

 末 伏:2018年8月16日-2018年8月25日

  “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



哈哈

三伏天冬病夏治的原因

1


中医老韩告诉你

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原则,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冬病是什么?

“冬病”是指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由于机体素来阳气不足,以致正气不能祛邪于外,或复感阴寒之邪,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哮喘、关节冷痛、怕冷、体虚易感等反复发作或加重。

夏治是什么?


“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此时皮肤腠理处于开放状态,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吸收,通过穴位贴敷、温补阳气等治疗措施,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达到治疗或预防上述疾病的目的。


哪些疾病适合冬病夏治?

采用冬病夏治的方法治疗冬季发作或遇冷则加剧的疾病,往往都可以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具体有以下几类:  

 ❤1、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等慢性呼吸道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缓解期(如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等。 

❤2、小儿病,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咽喉炎以及反复感冒咳嗽、呼吸道感染等。

❤3、皮肤病,如银屑病、冬季夏季加重性湿疹、冻疮、角化性手足癣病、寒冷性荨麻疹,以及许多损美性皮肤疾病如痤疮、黄褐斑、颜面再发性皮炎、化妆品激素性皮炎等。

❤4、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以血肌酐升高为代表)、复发性尿路感染、肾虚腰痛等。

❤5、其他:亚健康、免疫功能低下、慢性腹泻、退行性骨关节病、颈肩腰腿痛、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性痛经、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炎、老年畏寒证、夜尿频多、小便失禁等疾病。

冬病夏治的方法?

✨1、中药穴位贴敷,又叫“三伏贴”,是“冬病夏治”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历史悠久、简便、有效和安全等特点。

✨2、中药口服。

✨3、中药外用:中药沐浴、足浴、熏蒸。

✨4、针刺、艾灸、拔罐、按摩、刮痧

✨5、其他疗法:穴位注射、放血排毒等多种方法。



老韩温馨提示:“冬病夏治”的方法并不是只有穴位贴敷一种,而是有多种治疗手段,我们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个性化、针对性更强的方案!

常用“冬病夏治”的诊疗方法

●●●

    “穴位贴敷”又叫天灸,是将特定的药物磨成粉剂,调和成糊状药饼,选择适量药饼用胶布固定于根据不同疾病选择的不同穴位上。贴敷用药多属热性挥发性中药,贴敷于治疗穴位可激发阳气、鼓舞正气、祛除病邪,平衡阴阳、提高免疫力、祛除体内陈寒,并为机体储备阳气。阳气充足则疾病好发季节时不易被外邪所伤。传统的敷贴因为技术的原因患者必须定期到医院敷贴,东昌府区中医院康复医学科通过多年实践,改良技术,发明了具有防过敏、易吸收、不干燥且患者可以回家自己敷贴的穴位敷贴技术,减少了患者大热天来回奔波的辛苦。


针刺,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在“冬病夏治”中它的作用在于根据疾病特性选择穴位进行刺激,国内外的研究均提示针刺能起到调节免疫的功能。

艾灸,以艾叶为原料,做成艾绒、艾柱和艾条,对烟味过敏的可选择无烟艾灸。将点燃的艾条放置体表的腧穴或疼痛处烧灼、温熨,可以隔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等。列如以将皮肤灸出水泡为目的的叫发泡灸,以灸后留疤痕的叫疤痕灸。艾灸是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艾灸烟雾有毒且PM2.5很高,不适合家庭使用,建议在有排风设备的正规医疗场所进行。


刮痧、拔火罐、走鑵,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按一个方向刮动,拔罐利用的是负压原理,走鑵是在拔罐的基础上沿着人体膀胱经走动的治疗方法。这三个方法都能刺激经络穴位,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出现青紫色出血点,也就是俗话说的“痧”,以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疏通经络、舒筋理气、祛风散寒的作用,使人体的神经、循环、免疫、排泄等系统兴奋,加快新陈代谢。


磁珠压耳穴,是利用人体各脏器在耳朵上的全息反射原理,在耳朵上选择代表人体脏器的点贴上磁珠进行按压刺激的一种治疗方法,对失眠、便秘、肥胖等长期治疗效果较好。


穴位注射,是根据疾病选择药物注入特定的穴位,如足三里注射黄芪注射液起到益气作用,肺腧穴注射喘可治注射液治疗慢性呼吸道疾病等。


口服中药是根据疾病辨证论治使用草药进行治疗的方法,如同冬季膏方一样,同样可以起到冬病夏治的作用。同时使用口服中药的药渣用布包裹温敷于医生指定部位同样可起到治疗效果,此外,还可用药渣泡脚温通气血。使用中药渣外治时要注意不能过热,汗出不能过多。

常见“冬病”的“夏治”方法选择

慢性呼吸道疾病,如老慢支、过敏性或慢性鼻咽炎、哮喘、扁桃体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可选择穴位敷贴肺腧、天突穴;针刺定喘、肺腧、曲池、合谷等穴;艾灸肺腧穴;喘可治注射液穴位注射肺腧,黄芪注射液注射足三里;刮痧、拔火罐、走鑵背部膀胱经;磁珠压耳穴肺、支气管、鼻咽喉;中药辨证处方内服,药渣外敷背部肩胛间区及足浴。


慢性消化道疾病,如胃肠道功能紊乱,进食或遇风寒就腹痛或拉肚子,西医无可奈何者,可选用附子饼穴位敷贴神阙穴;针刺中脘、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等穴位;艾灸中脘、神阙、足三里; 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足三里;腹部拔火罐;磁珠压耳穴脾、胃、大小肠、结肠;中药辨证处方内服,药渣外敷腹部及足浴。


慢性肾脏疾病阳虚患者较为多见,可在辨证的原则下选用艾灸命门、肾腧;拔罐背部膀胱经;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足三里;中药辨证处方内服,药渣外敷腰部及足浴。

运动系统疾病,如关节炎、颈肩综合征、腰椎病等,遇寒加重,不耐空调,甚至连电扇都不能吹的患者,可选用针刺局部,艾灸散寒,拔罐通络,红外线神灯照,推拿正骨等治疗方法。对于白领工作者缓解疲劳效果很好。


痛经,受寒加重,得温减轻者,可选用附子饼穴位敷贴子宫穴,艾灸气海关元穴,中药辨证处方服用,药渣外敷少腹等。


说了这么多

可能大家对“冬病夏治”已经有了一些了解

但是

但是

但是

有没有什么东西是您不知道的呢?


其实,任何一种治疗方法都有其适应证、疗程、后期维持等诸多需要明确的因素。冬病夏治是传统中医按照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推算出气血运行在每个节气的变化,再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的原则,所制定出传统的治疗方法。


目前,冬病夏治泛用甚至滥用的现象极其普遍,而广大患者却对此知之甚少,下面是一些常见误区。




 

不能包治百病




所谓“冬病”,主要指冬天易罹患或易复发的疾病。具体来说,就是阳气虚衰的人,在冬天气候阴冷而潮湿时,风寒湿邪侵入人体,引起气血流畅失常、经脉不通,导致疾病复发,咳嗽、哮喘、风湿、感冒、过敏、鼻窦炎、冻疮、痛经等就是常见的“冬病”。


选择“夏治”主要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然而,同一种疾病,存在不同的类型。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针对不同的发病原因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哮喘,因阳气虚衰,寒邪犯肺、痰湿内盛引起的可适用冬病夏治,具体表现为平时有咳喘,并伴有怕冷、体胖,动则气喘,痰多稀薄,这类人群可以在伏天采用穴位敷贴的方法,激发鼓动人体阳气,减轻发作的程度或减少发作次数。


但是,因肺气虚损、阴液亏虚引起的哮喘者则不宜用冬病夏治,而当用“冬令进补”,这类人群一般表现为平时咳喘,但痰少、体形偏瘦、口干、舌质红、大便干结。





 

不能一贴了之


冬病夏治是一种综合治疗理念,包括针灸治疗中的艾灸、火罐、推拿,饮食调理等,以调理五脏功能。为了更好地强化敷贴的疗效,可以在穴位敷贴之前,先用艾灸、火罐激发阳气,而不是简单的一贴了之。


如果仅仅一贴了之,达不到最大限度地激发阳气的效果。同时,在冬病夏治期间还应配合饮食,忌食生冷、辛辣、油腻食物等,如果治疗期间进食生冷,有违激发阳气的目的,影响治疗效果。


冬病夏治所针对的是一些慢性病,由于人体正气的恢复需要时间,所以,治疗并非立竿见影。治疗要持续一段时间,做好长期治疗准备,至少到当年的冬天才能初见成效。


一旦准备进行冬病夏治,就要坚持全疗程治疗,一般2天~10天穴位贴敷一次,3次为一疗程。同时,在冬病夏治期间,对于穴位局部起水泡,或轻度溃烂要有积极的思想准备。


冬病夏治在经过一个夏天的治疗以后,如果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如发作次数减少,或发病程度减轻,建议坚持连续治疗三到五个夏天,加强疗效;如果在症状部分缓解后就停止冬病夏治,极易造成功亏一篑。

 

不能以防代治


冬病夏治是中医预防理念以及治未病理念指导下的一种治疗方法,即“防治并举”,目的是激发人体内在的恢复机能,维持机体的动态平衡。


在疾病的预防、治疗过程中,所有的医疗行为,不论是中医、西医,其实都是在机体出现平衡障碍的情况下,建立新的平衡,同时维持新的动态平衡。


中医冬病夏治、冬令进补,都是为了维持阴阳平衡,气血调和,所谓“阴阳和,必自愈”。


但是,这种防治并举的方法不能够代替疾病的治疗,尤其是疾病程度较重的患者,不能仅仅予以冬病夏治,还应该采取综合性治疗。

说了这么多,有人肯定会问了,总会有不能贴的人吧?

没错!

禁忌人群


  • 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患者;(几乎每年都会有家长抱着孩子来问:听说这个东西可以治感冒,正好我孩子感冒发着烧呢,你们给贴一贴吧!这里告诉大家,真的不能贴!不能贴!不能贴!)

  • 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或患有接触性皮炎的患者;

  • 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

  • 6个月以下儿童,妊娠期妇女;

  • 严重心脏疾患、瘢痕体质、严重皮肤病、糖尿病。


贴敷注意事项

1、贴敷期间,忌烟、酒及生冷,油腻,海鲜,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贴敷期间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防止大量出汗。

3、贴敷当天禁止游泳、淋雨、使用冷气。洗浴时,贴药部位禁搓洗。

4、敷贴药为外用药,禁口服;孕妇、皮肤过敏者、肺结核、肺癌咳血者、急性咽喉炎、发烧、痰黄以及急、热症等患者不宜用此法。

贴敷后反应

根据具体情况,贴敷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成年人4~6小时,小儿2~3小时。贴敷后局部皮肤出现发红,瘙痒及烧灼感,属药物正常反应。较重者外用抗过敏软膏即可,少数病人皮肤贴敷部位出现浅色印记,一段时间后可自行消退,个别病人贴敷部位出现起泡、起疹、化脓,禁止抓挠,可局部涂擦红霉素、烧伤软膏,严重者应到医院就诊。


我们的咨询预约方式

                      

      咨询方式:  

关注“东昌中医”公众号,后台留言!(推荐)

前30名预约患者可享受免费针灸或推拿治疗3次!

韩晓辉副主任:15263592817

张爱云护士长:19953857706

(上班时间电话可能不能随时接听,请谅解!)


预约时间:即日起至7月16日

预约地点:东昌府区中医院门诊楼2楼针灸推拿科门诊









联系我们

站前街南首79号(第二职业技术学院北邻)

0635- 8423045

0635- 8424796

官网直达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