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昌府区中医院院长李金刚,主任医师、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山东省劳模、聊城市名中医药专家、聊城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擅长治疗胆、肾结石,中风偏瘫、慢性肝病、胃病、焦虑症、顽固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等疑难杂症。以中草药治疗为主,配合体外冲击波、针灸、穴位贴敷等方法为辅治疗胆肾结石,现已成功排出胆肾结石20000余例,排石率达到91%,这项技术使广大结石患者免除手术之痛。[了解更多]
【健康科普】流感来势汹汹,专家支招,防控措施快收藏
2018-02-03 09:54:5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8233
随着气温的逐步走低 每年一度流感高发期又来了
各个医院都出现人满为患的情况 甚至有些地区已经因为流感停课...
01 什么是流感呢?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迅速,在集体单位易引起暴发流行。
感染人类的流感病毒分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最容易发生变异,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为人类流感的主要病原,常引起大流行和中小流行;乙型流感病毒变异较少,易在学校及托幼机构等儿童聚集地方引起暴发或小流行;丙型较稳定,多为散发病例。 中医称之为时疫感冒,病因为感受时疫之邪,多侵犯肺胃两经。有明显的传染性及流行性,起病往往较急,肺系症状较轻、全身症状重。症见:高热恶寒,无汗或汗出热不解,目赤咽红,或伴见乳蛾(扁桃体)肿痛,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嗜睡,或恶心呕吐,舌红苔黄,脉数等。 02
周围人群或自己,如果符合流感的以下表现,要及早用药或就医。
1、发热伴咳嗽和(或)咽痛等急性呼吸道症状; 2、发热伴原有慢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 3、婴幼儿和儿童发热,未伴其他症状和体征; 4、老年人新发生呼吸道症状或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伴或不伴发热; 5、重病患者出现发热或低体温。
哪几类人群是流感的高危人群?
1、婴幼儿(2岁以下儿童是发生流感并发症的高危人群),并发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及胃肠道症状较成人常见,确诊或疑似流感时应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儿童用药剂量与成人不同,但疗程相同。
2、老年流感患者是发生流感并发症的高危人群,老年患者常患有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基础疾病,因此患者病情多较重且进展快,肺炎发生率高于青壮年。
3、妊娠或产后2周内的女性患者是发生流感并发症的高危人群,中晚期妊娠女性感染流感病毒后除发热、咳嗽等表现外,易发生肺炎,迅速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甚至ARDS,可导致流产、早产、胎儿窘迫及胎死宫内。
应该如何治疗呢?
1.目前西医无特效药物,一般认为以卧床休息为主,进食清淡食物,多饮水。高热及时退热处理,可以口服萘普生,对乙酰氨基酚等,辅助物理降温,高热不退及时就医。
2.流感患者一旦发病,应尽快开始进行抗病毒治疗,理想情况是症状出现48小时内开始。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流感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3.在确诊、可能或疑似患有流感或季节性流感传染期内,医务人员、公共卫生工作者或第一救护者在未采取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明确与流感患者发生过近距离接触,可以考虑采用奥司他韦或扎那米韦进行暴露后抗病毒药物预防,疗程一般1~2周。抗病毒治疗药物首推奥司他韦WHO新甲型H1N1流感药物治疗指南中,对于初始表现为重症或病情开始恶化的患者,推荐尽早开始奥司他韦治疗。这一建议适用于所有患者,包括妊娠女性和婴幼儿。
4.中医可以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如抗病毒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金银花颗粒等,合并咳嗽加用鲜竹沥口服液、小儿清肺化痰颗粒、肺力咳合剂等。
如何科学尽早预防儿童呼吸道感染?
1、家长应注重培养健康儿童经常户外运动的习惯,加强耐寒锻炼,提高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多晒太阳可预防疾病,减少受凉、感冒和患肺炎的机会。 2、注意儿童日常营养的摄入,饮食上要素要鲜。最好选择维生素C含量相对较高的绿叶蔬菜、橙子、苹果、草莓等,及荠菜、芹菜、莴笋等时令蔬菜,通过豆腐、豆芽等植物蛋白来替代补充蛋白,尽量避开羊肉、麻辣火锅以及辣椒等大辛大热食品。 3、多喝凉白开。当前季节容易上火症状,这时喝点凉开白都有很好的“消火”作用。 4、常开窗户,注意室内通风和清洁,勤晒被褥。 5、尽量少去人群较为密集的地方,出门戴口罩,减少疾病交叉感染,避免过度疲劳和受凉;
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 家长一定要记得让小朋友 多休息!多喝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