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中医保健

【健康科普】战胜癌痛,专家教你走出这些误区!

2024-04-30 14:03:2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8414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肿瘤专业委员会资料统计,目前70%~80%的晚期癌症病人都在经历癌痛。癌痛这个“敌人”可以说伴随着肿瘤的发生、发展,镇痛与抗肿瘤治疗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癌性疼痛的常见原因是什么?

(1)肿瘤直接引起的疼痛

阻塞:空腔脏器被肿瘤阻塞,可引起绞痛、胀痛等;

肿瘤溃烂:肿瘤经久不愈进而引发机体感染,可引起剧痛;

组织破坏:肿瘤经久不愈进而引发机体感染,可引起剧痛;

肿瘤压迫:肿瘤压迫神经根、神经丛,或直接生长在神经组织上;

张力增加:肿瘤侵袭器官包膜,包膜被过度伸展、紧绷,进而出现疼痛。

(2)癌症治疗中引起的疼痛

此种疼痛是癌症治疗常见的并发症。如化疗导致骨坏死、放射性神经炎、带状疱疹、化疗药物渗漏引发组织坏死等。

(3)肿瘤间接引起的疼痛

免疫力低下引起局部感染,皮肤溃烂形成褥疮等。

如果不幸罹患肿瘤,同时又出现疼痛,患者该怎么办?别怕!需要规范的评估和治疗。

规范评估癌痛及时给药

评估癌痛运用最多的是数字评分法,即通过数字评分量表来量化疼痛的严重程度,评分范围是0-10分,0分表示一点也不疼,10分代表为无法忍受的疼,得分越高说明疼痛越重。

别小瞧这个评分,它可以准确告知医护,患者的主观疼痛感受度,便于及时给药。

按照三阶梯止痛的原则,癌痛通常需要根据疼痛的严重程度使用下列三类药物:

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如常见的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

弱阿片类的药,如盐酸曲马多片、氨酚羟考酮、磷酸可待因缓释片等;

强效阿片类药物,如吗啡、芬太尼、羟考酮缓释制剂等。

依据疼痛的严重程度,依次选择三类药物,但需注意均应在正规医疗机构做好专业的疼痛评估,在有经验的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切勿盲目服药。

癌痛常常伴随着癌症患者,但由于认识上的误区,癌痛患者常常得不到有效的缓解。长期疼痛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及家人的生活质量,导致免疫力下降,而且还会阻碍抗癌治疗的顺利进行。因此正确认识癌痛,避免癌痛治疗误区十分重要。

误区一:癌痛能忍则忍,忍不住再吃药

疼痛会影响患者睡眠、身体代谢、机体免疫力,不及时治疗会耽误病情影响肿瘤的全程治疗。长期得不到疼痛控制的肿瘤患者容易因疼痛导致病理性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并发展成难治性癌痛,同时造成心理和精神上折磨和创伤。

图片

误区二:过早使用阵痛药,今后无药可用

癌痛是一种疾病,应及早使用镇痛药物,将疼痛控制在萌芽状态。使用越早,剂量越小,效果越好。避免因慢性疼痛造成难治性疼痛无法摆脱疼痛困扰。早期治疗癌痛能更好的接受抗肿瘤治疗。

图片

误区三:止痛治疗只能缓解部分疼痛

缓解疼痛是提高晚期癌痛患者生命质量的关键。最低要求是无痛睡眠,而真正意义上提高癌痛病人的生活质量的要求:无痛睡眠、无痛休息、无痛活动。

误区四:痛的时候才吃药,不痛不吃

应该严格按照间隔时间服药,服药期间即使没有疼痛,也应该按时服用,这样可以保证疼痛持续缓解。不能痛才吃,不痛不吃,更不能省着吃。

图片

误区五:服用阿片类止痛药物会上瘾

大约有75%-90%的晚期癌症患者因慢性疼痛需要服用阿片类药物。但不能等同鸦片或者毒品误解了它。用现代科技手段疼痛滴定后,建议使用长效阿片类药物缓慢释放后在胃肠道释放后吸收,药物浓度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从而起到长效镇痛的作用。且一般不会成瘾。

图片

误区六:常见止痛药一定比阿片类止痛药物安全

癌痛的治疗过程需要执行三阶梯止痛用药原则,疼痛评分评估后给予规范的镇痛药物。长期口服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美洛昔康)对消化道、肝肾损伤,尤其患有消化道溃疡的患者更加慎用,而且药物存在最大剂量限制,超量服用止痛效果不会增强,不良反应会增加。

误区七:不能服药就注射杜冷丁

世界卫生组织不推荐把杜冷丁列为癌症疼痛治疗药物。且具有神经和肾脏毒性,且长期使用会成瘾。

误区八:停药太快会出现戒断反应

临床实践证明,只要癌症患者疼痛得到控制或消除,随时可以减量或停用阿片类镇痛药,不会有戒断症状。 

专家简介


    


宋玉军 副主任医师

擅长:肺癌、食管癌、胃癌、胰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常见肿瘤的规范化及个体化诊疗;癌症晚期及非癌症生命有限患者支持治疗及疼痛、呼吸困难、腹胀及肠梗阻等痛苦症状控制处理,有效减少患者的生存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咨询电话:18063516059(微信同号)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联系我们

站前街南首79号(第二职业技术学院北邻)

0635- 8423045

0635- 8424796

官网直达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