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昌府区中医院院长李金刚,主任医师、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山东省劳模、聊城市名中医药专家、聊城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擅长治疗胆、肾结石,中风偏瘫、慢性肝病、胃病、焦虑症、顽固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等疑难杂症。以中草药治疗为主,配合体外冲击波、针灸、穴位贴敷等方法为辅治疗胆肾结石,现已成功排出胆肾结石20000余例,排石率达到91%,这项技术使广大结石患者免除手术之痛。[了解更多]
【健康科普】预防血栓,让生命流动起来
2023-05-10 15:49:2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9885
血栓就像是游走于血管内的幽灵,一旦堵塞血管,会使血液的运输系统瘫痪,其结果是致命的。而且,血栓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任何时间,严重威胁着生命健康。
更可怕的是,99%的血栓没有任何症状和感觉,但血栓就在人们不知不觉或自以为心脑血管没问题的情况下突然发生。 血管为啥就堵了
无论是哪里的血管堵了,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凶手”—血栓。 血栓,通俗地说就是“血块”,它像塞子一样堵塞了身体各部位血管的通道,导致相关脏器没有血液供应,容易造成突然死亡。 血栓在脑部血管产生会导致脑梗死(脑梗) 血栓在冠状动脉产生会导致心肌梗死(心梗)血栓堵塞到肺部 就是肺栓塞…… 与血栓有关的疾病,如心梗、脑梗、下肢血管病等,都是血栓对人体造成的严重伤害。 血栓有征兆吗?
血栓性疾病包括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动脉血栓相对更常见,静脉血栓曾被认为是少见病,一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1动脉血栓:心梗、脑梗的根源
我们最熟悉的心梗、脑梗的根源就是动脉血栓。目前心血管疾病中,出血性卒中发病率有所下降,然而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持续快速上升,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心梗!而脑梗和心梗一样,以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著称!
2静脉血栓:“隐形杀手”,无症状
血栓是全球前三位致死性心血管疾病(心梗、卒中和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共同发病机制。前两者的严重程度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虽然静脉血栓栓塞症位列第三大心血管杀手,但遗憾的是公众知晓率却很低。 静脉血栓被称为“隐形杀手”,可怕之处就在于绝大部分的静脉血栓没有任何症状。静脉血栓形成有三大主要因素,即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 静脉曲张的患者,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的患者,感染的患者,长期久坐、久站的人以及孕妇等都是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 发生静脉血栓后,轻者静脉出现发红、肿胀、发硬、结节、痉挛性疼痛等症状。严重者发展为深静脉炎,患者皮肤出现褐色红斑,继而表现为紫暗红肿、溃烂、肌肉萎缩坏死等,患者剧烈疼痛,周身发热,最后可能面临截肢。如果血栓游走到肺,堵塞肺动脉会形成肺栓塞,危及生命。
3如何预防血栓
事实上,静脉血栓是完全可防、可控的。世界卫生组织提醒,连续4个小时不运动就会增加患静脉血栓的风险。所以,远离静脉血栓,运动是有效的防控措施。 长期久坐不动:最容易诱发血栓 过去医学界认为,乘坐长途飞机与深静脉血栓发病关系密切。而最新研究发现,长时间坐在电脑前也已成为发病的一大诱因,医学专家把这种病称为“电子血栓”。 坐在电脑前90分钟以上,会导致膝部血液流动减少50%,从而增加了血栓形成的概率。建议在生活中改掉“久坐不动”的习惯,使用电脑1小时就应该休息片刻,起身活动。
走路
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走路是世界最佳运动之一,既简单易行,又强身健体,不论男女老少,什么时候开始这项运动都不晚。 在预防血栓方面,走路能保持有氧代谢、增强心肺功能,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防止血脂在血管壁堆积,防止血栓形成。 健康饮食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是预防各类疾病的基础措施。预防血栓,建议食用黑木耳、生姜、大蒜、洋葱、绿茶等;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富含维生素C和植物蛋白的食物。
稳住血压
高血压患者是血栓发生的高危人群。血压控制得越早,就能越早地保护血管,预防心、脑、肾损害。
戒烟
长期吸烟的患者一定要对自己“狠”一点,一支小烟会在不经意间摧毁全身各处血流所经之地,后果不堪设想。
缓解压力
加班、熬夜、压力剧增会使动脉应急性堵塞,甚至会导致动脉闭塞,引发心梗。 小贴士如今,各种血栓栓塞性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且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血栓早已成为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词。 引起血栓的原因和因素非常多,一般来说,血栓的形成与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都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对于有基础病的患者,要想预防血栓,主要还是针对原发病进行预防,按照医生的指导服药。 而对于普通大众,可以更多地从规律的健康生活习惯入手,比如多喝水,及时补充身体水分;勤锻炼,增强血管弹性和功能;冬季寒冷,注意防寒保暖;戒烟、戒酒,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