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医院动态

新冠病毒 中医有方,东昌府区中医院推出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

2023-01-10 16:46:37|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0789

       为进一步做好我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及治疗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有效地开展中医药防治工作,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我院组织中医专家根据新冠病毒的特点,综合国家和山东预防方案,特制定群众服用的新冠预防方和清瘟排毒方、中药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中医适宜技术等相关内容。图片图片为使群众取药更加方便快捷,医院开通了快递服务,可将煎制成袋的中药邮寄到家。

      聊城地区冬季气温低,气候干燥寒冷,是呼吸系统流行病、传染病的易发期。新冠病毒、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统传染病,应该以预防为主。中医学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清代名医陈士铎谓:“贯众,实化毒之仙丹。毒未至而可预防,毒已至而可以善解,毒已成而可以速祛”。《本草经疏》谓:“疫气发时,以此药置水中,令人饮此水则不传染”。再配以清热解毒的金银花;甘草性平,调和诸药,共奏良效。因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重在扶助正气,兼顾祛邪。

现将中医药防治方案、中药煎服方法、注意事项向社会公布,敬请参考:
新冠预防方:
药物组成:生黄芪、炒白术、防风、太子参、贯众、金银花,藿香,甘草。

治则:扶正固表 益气养阴

适用人群:普通人群。


清瘟排毒方:

炙麻黄,炒杏仁,石膏,知母,芦根,炒牛蒡子,浙贝母,黄芩,金银花,青蒿,荆芥,桔梗,甘草。


治则:清瘟解毒 宣肺利咽

功效:清瘟排毒方适用于新冠肺炎感染者,如有恶寒,发热,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或伴有咽痛,咽干唇干,躁烈,口渴或微渴,干咳症状。

煎煮方法:取中药一剂入砂锅,清水浸泡60分钟,武火大火煎煮10分钟,改文火小火再煎10分钟,二煎再煎沸后15分钟,两次煎出的药汁兑一起,共约150-300毫升。

服用方法:每日一剂,分2-3次于餐后半小时温服,连续服用7天。

注意事项:

1.儿童、年老体弱多病者及孕妇,建议在中医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2.如病情发生变化,根据实际情况辨证论治;

3.过敏体质或对药物过敏者慎用;服用过程中出现过敏等不良反应时,立即停服药物。



外治法

     在中医专科医师指导下,选用中医外治法如揉按特定穴位、佩戴中药辟瘟香囊、中药足浴、穴位贴敷等以调畅气机,芳香辟秽,温通经络,扶正祛邪,达到预防作用。

1.穴位保健

指压穴位:指压按揉相应穴位,用一手拇指按压1分钟,然后重复另一只手,反复按压3-5次。可选迎香、合谷、足三里等穴位按摩,可以调畅气机,益气扶正。

2.中药辟瘟香囊

用广藿香3g、羌活3g、白芷3g、柴胡3g、苍术3g、细辛3g、吴茱萸3g,上药共研成细末,装入布袋内,挂佩在胸前,时时嗅闻,2-3天更换一个香囊,可以连续使用1-2周。

注意事项:过敏体质者慎用。

3.中药足浴

用羌活9g、独活9g、当归9g、生黄芪9g、桂枝9g、艾叶9g,水煎30分钟,水温适宜后足浴,水位应超过踝关节以上,以身体微微汗出为宜,每次约15-30分钟,起到扶正祛邪,活血通络的功效。

4.穴位贴敷

选用具有辛散温通的药物,在特定穴位进行贴敷,以气相应,以味相感,通过药物对穴位的温热刺激,温煦肺经阳气,以防邪侵袭,预防疾病。多选用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方凹陷处)、肺俞穴(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定喘穴(大椎穴旁开0.5寸)等。

注意事项:

1.贴敷前用鲜生姜片把穴位擦红,效果更佳,成人贴敷时间为5-8小时,儿童4-6小时即可。

2.敷贴期间,忌烟、酒及生冷、油腻、海鲜、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3.贴敷部位有微热感或微痒是正常的,不需要处理。如果出现明显的红、肿、痛及瘙痒,需及时揭掉药膏,避免抓挠。如果敷贴部位局部有水泡时,应到医院皮肤科,在医生指导下治疗,以防感染。

4.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对贴敷药物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不宜贴敷。

5.孕妇、2岁以下的小儿及对胶布过敏者慎用。


中药代茶饮

预防流感也可以通过中药代茶饮,温和调养体质,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1.党参苏叶茶:党参3g、苏叶3g,代茶饮,适用于气短、易出汗、乏力的气虚人群;

2.百合桑菊茶:百合6g、桑叶3g、菊花3g(非野菊花或苦菊),代茶饮,适用于口舌干燥、五心烦热的阴虚人群;

3.藿佩薄荷茶:广藿香3g、佩兰3g、薄荷3g,代茶饮,适用于痰多不喜饮、肢体困重、胸腹胀满的痰湿人群;

4.花青芦根茶:金银花3g、大青叶3g、芦根6g,代茶饮,适用于口舌易生疮、内热偏盛人群。

服用方法:取上述处方之一放入水杯,倒入开水,浸泡后不拘时服用,每日一剂,在流感流行期间可长期服用。


食疗预防方

根据中医药食同源原则,结合时令特点、体质及地域因素,可以选用食疗预防处方。

1.黄芪山药鸡汤:生黄芪9g、山药15g、生姜6g、鸡肉300g。

功效:健脾益气

适用人群:气虚易感者。

2.百合莲子银耳羹:百合15g、莲子15g、银耳60g。

功效:养阴润肺

适用人群:气阴两虚兼失眠者。

3.太子参山药扁豆炖瘦肉汤:太子参9g、山药9g、炒白扁豆15g、猪瘦肉300g、大枣3枚(去核)、生姜3片。

功效:健脾祛湿

适用人群:脾虚湿盛者。


生活起居预防

1.“饮食有节,起居有常”——生活规律,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适量运动,运动后及时擦汗,避免受凉。饮食清淡、规律,多喝温水、多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及牛奶、鸡蛋等,提高机体免疫力。

2.“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注意保暖防寒,适时增减衣物,提高人体防御能力。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更衣,勤通风。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时,保持社交距离或戴口罩,避免呼吸道飞沫传播,避免接触有发热、咳嗽、流涕等流感样症状的疑似患者。

3.“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坚持体育锻炼,可选择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运动,增强御寒能力。

4.“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调畅情志,加强情志疏导,以改善焦虑恐惧、抑郁孤独等情绪。通过读书听音乐,并配合体育锻炼,也可以通过静坐或静卧,使精神清宁,病气衰去,身心健康。

图片

咨询热线:

内一科 张令波 13287576197(微信同号)

内二科 魏秀娟 15552178306(微信同号)  

内五科 高继锋 13561265768(微信同号)  

儿科   闫建民 18663572361(微信同号)      地址:聊城市站前街79号

联系我们

站前街南首79号(第二职业技术学院北邻)

0635- 8423045

0635- 8424796

官网直达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