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昌府区中医院院长李金刚,主任医师、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山东省劳模、聊城市名中医药专家、聊城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擅长治疗胆、肾结石,中风偏瘫、慢性肝病、胃病、焦虑症、顽固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等疑难杂症。以中草药治疗为主,配合体外冲击波、针灸、穴位贴敷等方法为辅治疗胆肾结石,现已成功排出胆肾结石20000余例,排石率达到91%,这项技术使广大结石患者免除手术之痛。[了解更多]
《第28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浅谈阿片类药物
2022-04-28 16:38:3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0172
做为肿瘤科疼痛治疗,三阶梯原则中的“王牌”阿片类药物,包括大麻、吗啡、羟考酮、海洛因......等。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了解了,今天我们就来谈谈阿片类药物。
那么到底什么是阿片类药物? 阿片类镇痛药,也被称为麻醉性镇痛药,指作用于中枢性的特异性受体,主要用于减轻或消除疼痛,以及疼痛引起的精神紧张和烦躁不安等情绪反应,但不影响意识及其他感觉的药物,因此阿片类药物具有很强的镇痛作用,被称为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中的”王牌”。三阶梯止痛原则是根据患者疼痛的轻、中、重等级,选择相应强度和疗效的止痛药,当疼痛达到中等及以上时,就可根据病情选用阿片类药物,1990年,WHO三阶梯止痛原则进入中国。鸦片里含有5种生物活性成分,吗啡,最强大的止痛镇静药,甲基吗啡,又叫可待因,轻度镇静止咳,a那可丁,止咳。罂粟碱,肌肉松弛剂,二甲基吗啡,又叫蒂巴因,痉挛毒性超过麻醉作用,当代毒品的基石。阿片类药物为罂粟中的提取物,早在5千多年的苏美尔人曾称为“神赐给的药物,快乐植物,神花”。在战争时期,主要给受伤的士兵服用罂粟止痛。 在公元前二世纪,古希腊的医生就记录了罂粟可以治疗疼痛等方面的疾病。我国于公元前139年张骞出使西域时,将罂粟传到了中国。三国时期,名医华佗的麻醉散中就有大麻和鸦片。宋代《开宝本草》中记录,罂栗子,一名米囊子,一名御米,其米主治丹不发功,不下饮食,和竹沥煮作粥,食极美。《易简方》记载,栗壳制痢如神,但性紧涩,多食呕逆,故人畏而不敢服。1806年德国科学家在鸦片中提取了吗啡,在美国内战(1861--1865年)时期,军事医学认为“提供痛苦解脱”为第一要义,从而引起了吗啡的广泛应用。1916年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教授从生物碱蒂巴因中提取出半合成药物羟考酮。1939年,杜冷丁问世。乔治.奥威尔在他的著作《1984》里说:痛苦面前没有英雄。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止痛药能像阿片类药物一样,拥有强大的止痛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