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医院动态

【名医传承】——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王成哲传承工作室正式启动!

2025-01-16 15:44:37|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441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2024年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名单,其中我院针推康复科主任医师王成哲榜上有名!

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举措,它聚焦于中医药领域的传承与发展,特别是在基层医疗卫生体系中的推广与应用。这一项目不仅体现了对中医药这一宝贵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也彰显了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促进中医药资源均衡分布的决心。

王成哲主任医师作为该建设项目传承老师,以其丰富的临床经验、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和高尚的医德,成为了传承中医药学术经验的重要桥梁。通过设立个人传承工作室,为基层中医药人才提供了一个近距离学习、实践的平台,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中医药知识的传播与技能的传承。

王成哲在传承工作室开班仪式上提出传承室发展总目标和学习任务分解。

传承工作方面:1、确立三个学习方向,脊柱大推拿诊疗体系;中医经典内难经,本草经,伤寒金匮等;传统中医针灸方面,尤其突出头皮针治疗特色。让继承人在临床实践中切实掌握脊柱大推拿诊疗精髓,夯实中医基础理论,“针,推,药”三措并举,提升诊疗技术水平,提高临床治愈率。2、在建设周期之内,坚定不移走专病发展之路,设立专病门诊同时逐步制定成熟完善的中医诊疗方案并应用于临床。

人才培养方面: 1.明确每名学术继承人学术发展方向,指导每人确立一个研究病种,进而重点培养,提升人才培养效率,争取取得重大突破。2.建设周期内,在学术继承人中争取再取得资质晋升。3.通过举办学习交流和巡诊带教活动指导郑家卫生院1名针推科医生及2名村卫生室医生,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中医诊疗技术。 

任务分解方面:要求传承人们每次学习做好跟师笔记与临床应用心得的记录、组织每季度人才培养讲座,做好活动记录 及资料保存、每季度下乡巡诊等。

此外,王成哲还分享了他个人多年来在中医药事业上的心得和感悟,他讲道:“此道精微,思贵专一,不容浅尝者问津,学贵沉潜,不容浮躁者涉猎,医学入门虽易,想学精达到触而知之,望而知之,这种境界是非要下一番功夫的!”中医药领域同其他门类一样是不断发展的、创新的,这就需要我们活到老学到老,投入毕生精力。

他要求学术继承人:1、要树立信心、恒心,不怕苦不怕累。“樱桃好吃树难栽,不撒心血花不开”。真正的学习既需要动手也需要动脑,正如《医宗金鉴》记录推拿时要“手随心转,法从手出”。

2、基础理论一定要扎实。强调练功基础,例如推拿时要时刻讲究站位、呼吸意念等等,站位不好影响发力,达不到“发力于足、转运于腰、通达于指”的技术要求,呼吸不均容易医者受内伤,意念不守就很难达到力与气的协同。功力是需要逐渐积累和练习的,“一分功夫一分疗效”。只有基础打好了,才能成为一名“明医”。

3.勤读书、读好书、做好学习笔记。盖书即是好先生,胜如请教人万倍,严师在堂,亦不过指点而已,仍靠自读自思,以听学者之疑问而自悟,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强调了读书自学的重要性。且要读好书,读书要有选择。要想把书本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经验还要去切身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4.建立一个开放的信息通道,以及时获取灵感。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技术新思想日新月异,工作之余要多和业内的同行多交流,互通有无。

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王成哲传承工作室的启动,将全面系统地整理和传承王成哲主任医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通过开展师承教育、临床带教、学术讲座与交流等形式,助力年轻医生快速成长,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同时,工作室还将致力于推广普及中医药文化,普及健康知识,提高民众健康素养,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专家简介:

王成哲:东昌府区中医院党委委员  院长助理兼针推康复科主任,主任医师,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获“富民兴聊”劳动奖章。山东省卫生系统技术操作能手,参加省市级针灸、推拿、康复等技能竞赛均获佳绩,携科室团队成功创建推拿、针灸两个省级重点专科以及一个市级康复重点专科。山东省推拿质控专家组成员,聊城市推拿专业及针灸专业副主委。擅长颈肩腰腿痛、头晕头痛、带状疱疹疼痛、耳聋耳鸣、膝关节滑膜炎、小针刀治疗腱鞘炎及脑血管病的康复治疗。

咨询电话:0635-8420715

供稿:针推康复科 申芳

联系我们

站前街南首79号(第二职业技术学院北邻)

0635- 8423045

0635- 8424796

官网直达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