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昌府区中医院院长李金刚,主任医师、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山东省劳模、聊城市名中医药专家、聊城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擅长治疗胆、肾结石,中风偏瘫、慢性肝病、胃病、焦虑症、顽固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等疑难杂症。以中草药治疗为主,配合体外冲击波、针灸、穴位贴敷等方法为辅治疗胆肾结石,现已成功排出胆肾结石20000余例,排石率达到91%,这项技术使广大结石患者免除手术之痛。[了解更多]
上级帮扶专家助力科室发展 立竿见影为患者除病痛
2025-01-16 15:40:4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776
2025年1月6日下午5时,聊城市人民医院生殖医学科帮扶专家孙东霞主治医师和我院妇产科丁焕云副主任医师一起接诊了一位患者:王某,40岁,脸色煞白、弯着腰、双手捂着下腹部,首先想到患者可能是妇产科相关急腹症,如宫外孕或黄体破裂。后经详细询问病史:平素月经规律,量多,伴痛经,需服止痛药来缓解,本次就诊为月经第1天,上午8时开始伴有轻微痛经,后逐渐加重,未治疗,直到下午临近下班时才在家人的陪伴下来院就诊,就诊时伴有下腹部坠胀感、尿痛及排尿困难。 诊疗经过: 给患者行双肾输尿管彩超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孙医师鼓励患者排空膀胱后亲自行阴道超声检查,发现子宫体积增大,宫壁回声不均,子宫腺肌症表现,另宫腔内有涌动的积液,由于患者子宫后屈严重,经过仔细、反复的探查发现宫颈内口处有一不均质团块(考虑积血块),恰好卡在宫颈内口处,致宫腔内的积血流出困难,从而使得患者腹痛难忍,分析原因患者宫颈内口粘连、狭窄的可能性大。当务之急是解决患者腹痛难忍的问题,立即行宫颈内口探查,见宫颈外口呈针尖样,孙东霞医师用探针沿着子宫的屈向小心翼翼的进行探查,大概在宫颈9点钟方向突然有种突破感,随之,暗紫色血块及大量的积血往外涌动,约20毫升,在观察流血的期间,患者说肚子不疼了,脸色也逐渐有了好转,充分消毒后,并告知患者后续注意事项。患者说,她真幸运遇见这样一位认真、负责任的好医师,解决了她的病痛,表示非常感谢。2天后电话随访患者未再出现下腹痛的情况。
这位患者是子宫腺肌病,是生育年龄女性的常见病,其最主要的症状是严重的痛经、月经过多和不孕,这些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下面,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子宫腺肌病。 01什么是子宫腺肌病?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包括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生长而产生的病变(图1)。子宫腺肌病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病,发病率可达7%~23%。
02子宫腺肌病如何预防? 有一些危险因素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或生活方式,避免患病或复发: (1)采取有效避孕措施,减少人工流产机会;注重个人卫生,经期禁性生活和不必要的妇科检查,防止感染; (2)经期不要接触冷水,避免游泳,注意保暖;不要坐卧在潮湿、阴冷的地方; (3)戒烟:吸烟会加重子宫腺肌病风险,因此患者及其家属应戒烟。 03子宫腺肌病有什么症状? 子宫腺肌病的典型症状是继发性痛经且进行性加重、月经失调、子宫增大以及不孕。大概有35%的患者无典型症状。 1.痛经 是子宫腺肌病特异的临床症状。这种痛苦不是常人可以感同身受的,严重时可以令人痛不欲生,简直就是患者的恶梦。子宫腺肌病的痛经是进行性加重的,也就是说痛经有可能一次比一次加重、越来越痛,药物治疗止痛疗效也是暂时性的,停药后痛经又会复发,真可谓是女性纠缠不休的痛。 子宫腺肌病的疼痛位于下腹正中,痛经常于经前1周开始,直至月经结束,同时还可伴有性交痛或慢性盆腔痛等症状。 2.月经失调 可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及月经前后点滴出血。月经过多最常见,严重时可导致贫血。 3.子宫增大 患者几乎均有不同程度的子宫增大。而增大的子宫可压迫邻近器官引起相关症状,如压迫膀胱可引起尿路症状,压迫肠管可引起肠刺激症状(图7)。
4.生育力低下 子宫腺肌病有20%以上的患者合并不孕;妊娠后出现流产、早产和死产的概率显著增高,相应的不良产科并发症包括胎膜早破、子痫前期、胎位异常、胎盘早剥和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也增高。 子宫腺肌病这些症状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04子宫腺肌病如何治疗?前面我们讲述了子宫腺肌病主要的症状就是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月经过多和(或)经期延长、不孕,因此治疗的目标就是缓解疼痛、减少出血和促进生育。治疗方法很多,有药物治疗,也有手术治疗,选择何种治疗方法需要个体化的处理,根据患者是否有症状、症状的严重程度、年龄大小、生育情况、子宫的大小等进行综合考虑,从而作出对患者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聊城市人民医院生殖医学科帮扶专家孙东霞主治医师介绍:
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 擅长:不孕症、内分泌失调、人工授精、试管婴儿技术、宫腔镜检查等。 自2024年5月以来,已完成带教6名,讲课20余次,目前已为百余名女性患者解决了生殖健康问题,其中成功怀孕的女性已超过15名。如您及身边的朋友有生殖健康问题的话,可前来咨询、就诊。 坐诊时间:每周一至周五全天 咨询电话:0635-8422583
供稿:妇产科 丁焕云 审核:李桂兰 |